《中国财政》重磅报道:河北财政社保勤耕不辍 燕赵儿女共享福祉
2024-09-19 18:02:53 来源: 中国网

摘要:《中国财政》近日封面专题报道“财政社保:30而立谱华章 砥砺奋进启新程”,其中河北财政社保作为优秀案例入选。期刊用多节篇幅重磅报道了河北财政坚持推改革、强管理、防风险、惠民生,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取得的成果。

由用友政务承建的河北省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系统通过对社会保障数据的全面整合、高度聚合、深度融合,打造便捷高效的社保基金管理应用场景,解决相关方面履行基金管理职责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系统针对基金预算、收支、监管等关键环节,从业务端和管理端持续发力,为社保预算管理创新、保障政策制定、基金保值增收、基金支付监管、账户资金支撑、社保事业发展着力点提供多维度数据支撑。

 财政社保勤耕不辍 燕赵儿女共享福祉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为党尽责、为民造福是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财政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推改革、强管理、防风险、惠民生,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以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织牢制度保障网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北财政社保人以钉钉子精神,紧盯制约体系建设的硬骨头,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制度统一性和规范性持续增强。

深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是惠及群体日益扩大,逐步建成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成效显著,从建立统一制度的 1998 年至今,参保人数从 557 万人跃升到 1611万人,缴费率达到 90% 以上 ;在2009 年“新农保”和 2011 年“城居保”基础上, 2012 年建立城乡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全省 3496 万人参保,规模居全国第三位 ;2014 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全省参保人数达到 313 万人,覆盖面达到 100%。二是养老保险待遇显著提升,老年群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一直以来,河北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由 2005 年的 7000 万元增加到 2023 年的 827 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实现“19 连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显著提高。三是遵循大数法则,提升基金统筹级次。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分别在 2009年和 2015 年实施“六统一”的省级统筹模式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在2018 年实现市级统收统支、2020年实现省级统收统支,2022 年全面落实全国统筹制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 2023 年建立基层结余定期归集、财政补助直达专户、基金收益定期清分的省级管理机制,基金运转效率不断提升。

不断完善全民医保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999 年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9 年实现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合并,2021 年推进职工医保基金市级统收统支,至今全省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到 1218.76 万人。2003 年、2007 年分别开展“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2017 年,将两项保险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升,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 5593.89 万人,综合参保率持续稳定在 95% 以上。二是构建“三道保障线”。2016 年 8 月,对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省以上医疗救助财政补助资金总量由 2016 年的 6.9 亿 元 提 高 到 2023 年 的 24.6亿元,“看病贵、看病难”和“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得到较大缓解。三是实施异地就医结算。2014 年全省建立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平台,开始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2015 年省内各统筹区的职工医保全部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017 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方便京津冀参保人员区域内异地就医,2024 年 3 月,河北与北京、天津共同建立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区域内协同工作机制,提高了费用结算效率和人民群众异地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体系。在工伤保险方面,河北省2013 年实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2021年实施省级统筹和基金省级统收统支。2017年起建立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的工伤保险定期待遇标准调整机制,1—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月人均水平由 2016 年的 2337 元增加至 3517 元,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水平由 1006 元增加至1469元。在失业保险方面,2011 年实施失业保险市级统筹,2012年建立省级调剂办法,2023年实现省级统收统支。同时,持续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标准,2023年全省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达到每人每月 1600 元。

 促进就业创业 稳住最基本民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08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从法律上确立了扩大就业的政策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代就业方针,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管好用好就业创业资金,全力支持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就业创业,2016 年,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河北省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 法 》,2018 年修订完善后出台《河北省就业创业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资金用途,明确每年安排财政资金,对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求职见习、技能培训、岗位开发、岗前培训、就业参保、自主创业等给予全方位支持。

统筹资金支持就业创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共下达省以上就业补助资金超 300 亿元,促进全省新增就业、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人数不断提高。2023 年促进新增就业达到 89.9 万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达到 48 万人次 ;出台失业保险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累计由失业保险基金计提职业技能提升资金 39.5 亿元,专项支持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技能提升。

全面做好就业促进工作。牢牢把握就业导向,强化资金补助作用,支持劳务品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高层次人才选拔引进、技能强省等各项工作开展。其中,对每个省级劳务品牌给予 30 万元资金补助,对每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给予国家级 300 万元—700 万元、省级300 万元资金补助,每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国家级 10 万元—30 万元、省级 10 万元资金补助,全力支持做好就业促进工作。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器”作用。不断优化完善失业保险稳就业政策,2015 年起全省陆续出台稳岗补贴、稳岗返还、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留工培训补贴、扩岗补贴等多项失业保险稳岗扩岗政策。截至 2023 年底,全省累计发放稳岗资金 119.5 亿元、留工培训补贴 15.2 亿元、扩岗补助 8300万元,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保生活、提技能、促就业的积极作用。

 支持卫生事业发展 建设健康河北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重大疫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一直以来,河北财政社保人始终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 年全省医改工作启动,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全力保障基本医疗资金投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多渠道补偿、激励约束、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2012 年河北首先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4 年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 年全省 169 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部推行改革。河北财政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以投入促改革、以投入换机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财政投入新机制。2017 年,各级财政加大投入补偿,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自 2019 年起,全省全面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021 年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各级财政部门累计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107.28 亿元,助力 8 个项目落户河北。

普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服务项目由 2009 年的 9 类21 项增加至 2023 年的 12 类 46 项,人均补助标准从15元提高 至89元。2013 年,河北以沧州为试点,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付方式创新,实现了“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基层卫生机构竞争服务、居民免费享受服务、卫生主管部门监管、财政按网络信息结算资金”五位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被国家列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推进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升级扩面, 2018年全省 62 个贫困县适龄妇女全部实现两癌免费筛查,至今已实现全省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工作全覆盖。2019 年,河北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截至2023年底,省级累计投入资金 8.53 亿元,保障孕妇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 178 万人次、耳聋基因免费筛查 155 万人次,筛查率达到了 96%,有效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预防控制体系。2003 年非典疫情爆发,河北财政迅速应对,第一时间筹集资金 9.4 亿元,支持完成 142 个疾病预防控制和 106 个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2020—2023 年,面对新冠疫情,河北高质高效落实国家相关救治政策,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在全国率先出台一线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保障政策,保障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应发尽发 ;建立省级疫苗采购资金保障机制和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开设疫苗接种专账用于归集疫苗接种资金 ;为全省县级实验室购置核酸检测设备,为县级医院增配呼吸机、配备移动核酸检车,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配备负压救护车,有力支持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兜劳民生底线 守护特殊群体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不掉队,确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河北财政社保人始终关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聚焦特殊群体,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完善特殊困难群体基本民生保障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困难群体的获得感。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1995 年以来,河北省开始探索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改革,部分市县尝试在农村建立并实施低保制度。2005年,根据各地试点经验,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河北成为全国中西部地区首个全面建立农村低保的省份。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础上,全省不断完善政策、扩大保障范围,先后建立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等,千方百计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不断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救助标准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截至 2023 年 底,全省共有161.7万低保对象、25.5 万特困人员和 1.6 万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全省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水平分别为每人每月 758 元和 570 元,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平均保障水平分别为每人每月 1781.7 元和 1344.3 元。

支持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一直以来,河北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支持,逐步健全老龄工作体系。2014年,河北省印发《河北省老年人优待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老年人优待工作及其经费分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对八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2017 年,系统完善财政支持普惠养老服务政策,印发《关于深化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的实施意 见》,建立了针对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人员以及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奖补政策,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初步成型。2022 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省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将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家庭适老化改造、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护理补贴列入清单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对老年人的关爱、 照护服务等措施,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保障优抚待遇政策落实。河北财政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优抚对象各项待遇落实。截至目前,全省已 32 次提高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标准,33 次提高烈士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22 次提高在乡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惠及全省 70 余万名优抚对象。2019 年,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市县三级全部成立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目前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通过财政投入和募集社会资本,对享受社会救助政策后仍有困难的退役军人给予资助。

着力做好残疾人保障工作。省委省政府从 2004 年起连续四年将扶残济困工程纳入“十项民心工程”,着力解决困难、重度残疾人在康复、就业、托养和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的迫切问题,不断提升残疾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擦亮精准助残“金名片”。河北逐步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不断扩面提标,2024 年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标至每人每月最低 96 元、90 元,累计惠及 127 万残疾人。

(文章来源:中国财政)


标签:

责任编辑:zN_1911